BGM:春节序曲,请自行脑补
想聊聊这个问题起源于某年参加Evolve竞赛,以及大四下学期的一些经历,还有下面这张图。
反正是在自己的博客,我想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吧,也不怕得罪人。
如果让我给建筑玄学一个定义的话,那大概就是“以迷惑他人抬高自己为目的,以无效引用他人理论、创造晦涩名词与概念为手段,以将自己通过这些玄学行为与他人区分制造优越感为结果”。这话听着拗口,不如简单点来说:装没用的逼。
不论是布扎体系还是包豪斯体系,其引入国内建筑教育语境已经过了数十年的时间。然而面临着建筑学科江河日下的悲观前景,无论是谁都想分一杯“新体系”的羹。举个别的例子,当Stable Diffusion的使用门槛降低至我都能轻松掌握的时候,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妖魔化与神化也刚好如日中天,毕竟向人民群众宣传“数学模型”是没有关注度和市场的。
建筑玄学也是如此,或许是我高中一直以来的理科思维和对“设计-生活关系”的认知较为拧巴的原因,我从大二就开始对这种玄学评判体系表示疑惑。为什么那些同学给部分老师讲的头头是道,方案却做成了一塌糊涂的自我陶醉与感动(从我浅薄的建筑学认知来看),更奇怪的是,当他们用排比句搬出很多我似懂非懂的词汇时,他们自己却解释不清楚这些词的含义?
根据我的观察,建筑玄学的流行并不是偶然。我们往往将其归为几个成因:
- 一、建筑评判体系的不明确。首先必须承认,专业的设计师和人民群众的美学认知有很大概率是不同的,不论是书画艺术还是建筑与室内设计,有些经过美学训练的人对有些人民群众所喜欢的建筑与空间形式是不喜爱的,反之亦然。由于审美思维的普及在中国因各种原因受阻,这使得二者之间的认知偏差往往会转变为冲突与矛盾。虽然“中国十大最丑建筑”在最近几年带有一定学术霸凌的性质,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建筑设计与审美并非是唯一评判体系。在这样的前提下,标新立异与创造自己的评判体系开始逐渐出现市场。
- 二、学术思维的不端正。简单来说就是虚荣心,当我说出别人都听不懂的词汇时我就是天才,如果连老师都没听懂且没有深究这个词的意思时我更是天才。如果我歪打正着的让老师猜对了我的意思,比如“❤❤❤时,这简直成了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可是这个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词,我为什么要让他变得高大上从而粉饰自己一文不值的方案?
- 三、市场的需求。其实在讨论建筑玄学的时候,我曾经带着极度的偏见,但当我实习一阵子之后,我发现建筑玄学在另一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忽悠甲方。毕竟甲方可能连平立剖都看不懂——他们只会问你:这个效果图里怎么没有外国人?
这样的风气从本科生开始。
如果你问我要去哪里搜索建筑案例,那么可能是谷德网或者ArchDaily。然而作为带有一定商业性质的网站,其发布的方案本身褒贬不一不说,大部分也是效果图和实景照片,缺少我们最需要参考的平立剖。不仅如此,很多方案的介绍文案也是让人像“吃面不吃蒜,等于没吃蒜”一样,看了一圈还是一头雾水。刚刚从理科思维转换过来的本科生必然会自我怀疑——我看不懂是不是我水平不够?进而开始模仿谷德网里的文案开始介绍自己的方案。明明是两个毫无关系的圆形体量和方形体量的结合,硬要把它解释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天圆地方”。明明距离大雁塔十几公里远,硬要画个分析图蹭蹭大雁塔的文化底蕴(说到这,很多同学可能连文脉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把这个词拿来用了)。
我最喜欢的建筑师是阿尔多·罗西,当我大二开始看《城市建筑学》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天书,当我大三再看《城市建筑学》的时候,我仍旧觉得这是天书,当我大四再看《城市建筑学》的时候,我学聪明了,我先看汪丽君老师的《建筑类型学》,从而对罗西的思想才算有所一瞥。
说到这,我特别要感谢我本科大四上学期指导我的三位老师:李曙婷老师,周琨老师和何泉老师。我认为整个大四上学期,我是踏踏实实度过的,尤其是那次无山居之旅,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收获。
最后,借用怎么看懂建筑学院或者谷德上建筑案例?中答主Andy Zheng的回答作为文章的收尾。
我无所谓,反正深度学习河道修复是踏踏实实做事,比吹牛逼强多了